前言
之前发过一篇 在职考研一年,成功上岸华东理工大学,简要描述了在职考研的经历。这篇文章详细地讲述了这两年来我的人生经历,既是一个总结,也是为将来的人生作参考。
2019年年底(第一次考研)
我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最后一天考研那天的所有事情。上午的考场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,里面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东北日占时期。建筑里面的设计很多看起来都非常不可思议。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厕所在一个房间里,女厕所在外面,男厕所在里面,要去男厕所,必须经过女厕所。
而下午的考场并不在同一个学校,所以我在上午考完后扒了几口饭之后就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考场,生怕路上堵车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迟到。而到达下一个考场的时候,又发现来太早了,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开考。由于我养成了午睡的习惯,中午不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的话一整个下午都会没精神。前一天宾馆的房已经退了,而且那也是在早上那所学校旁边,只能临时在这所学校旁边找一个休息的地方。
我一开始想找饮品店,点个东西坐一会儿,但是周围压根没有。后来看到旁边有个公园,叫鲁迅公园,想着要不就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一会儿,于是迈开步子向公园走去。但是刚走了几步我就觉得不行,12月的沈阳天气已经非常冷了,根本没有办法长时间在室外待着,而且如果真的睡着了,冻坏身体是一方面,身上的财物也可能被盗窃。就在我觉得没有地方可去的时候,突然发现地图上有一家中国农业银行,可以说是天无绝人之路,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。首先最重要的一点,它有暖气,不至于在外面受冻。另外作为国有企业,其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,我作为人民的一分子,名义上也是这家银行的主人,来这歇歇那也是理所应当。最后,我觉得还不至于有人胆子大到来银行偷东西吧,这样就算我睡着了也不必怕财物被盗窃。
晚上考完试之后,和一起考研的室友去找吃饭的地方,找到了一家新开业的春饼店,美美地吃了一顿。在春饼店外面,第一次看到摆在路边卖的冻梨,也是最后一次看到。
回想起来,这一次实际上已经是我们寝室四人最后一次聚餐,可是当时谁也没想到,大家都以为下学期还有机会再会,甚至还能一起去毕业旅行。
2020年上半年
这一年对我来说记忆非常深刻,因为这一年刚好是我大学毕业的年份。
具体说来,实际上这一年从1月开始我就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去学校了。当时因为大四已经没有课了,所以在19年的12月份考完研之后,没过两天就回家了。
随后就是疫情打乱了一切,最后一个学期只能在家里度过了。这半年可以说是我人生最灰暗的半年。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对考研成绩抱有一丝幻想,希望能捡个漏进复试线。由于目标院校复试需要上机考试,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就每天在家里刷刷题,进度也是不紧不慢,丝毫没有感到慌张,还想着就算不上还能调剂。
最终考研成绩出来了,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,连调剂都没办法调。而之前因为准备考研错过了秋招的机会,同时前两个月一直在机械刷题,对于面试相关的其他内容基本上毫无准备。而且在大学里说实话并没有好好地学习,竞赛也没有参加,各门课都混个及格的水平,简历上都没啥东西可写。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去面试,基本就是当炮灰的料。而与此同时和我一起考研的室友们,一个顺利上岸,一个找到了华为的工作,一个成功调剂,我可以说是我的寝室中混的最差的一个。当时我非常慌张,甚至做好了找不到工作在家里继续考一年的打算。
但是正应证了那句老话,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,情况终于开始慢慢好转。在招聘面试屡败屡战的过程中,我总结出来了不少经验,终于拿到了现在所在的公司offer。当然我也坦诚地说,这其中有我本科高校是985的因素在里面,如果学校一般,很可能就真的像我当初的最坏打算一样,只能再考一年。而在积累了不少面试经验之后,毕设答辩对我来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,最终我的毕业设计获得了“优秀”的评级。
到了6月份的时候,疫情渐渐好转,我的工作也已经确定,尽管没有机会去学校拍毕业照,但是也通过快递的方式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,还有学校和学院送出的纪念品。在和老家的好友们聚餐并告别后,我前往了我的工作目的地——福州。
2020年下半年
来到了福州,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。
刚开始工作的半年公司是提供免费住宿的,条件就和大学宿舍基本一样,上床下桌,四人间。虽然比不上很多单人单间的公司宿舍,但这让我体会到又回到大学校园的感觉,同寝四人也常常出去一起聚餐和游玩。家里的亲戚朋友常常会关心我在福州吃不吃得习惯。我都是说吃的习惯,实际上我还留了一句,比家里吃的还要好,哈哈。闽菜的口味相当合我胃口,而且小吃的品种非常多,尤其适合像我这样的单身上班族。鱼丸、捞化、扁肉、肉燕、花生汤、海蛎饼、锅边……样样都是实惠又美味。
咳咳,跑题了,我是来这工作的,不是来这吃东西的。
公司给我分配的职责是开发KTV设备的后端程序。我平时也喜欢唱歌和听音乐,这还挺和我的兴趣爱好相关的。不过公司使用的开发框架是nodeJS和PHP,和我在学校里学的Java差异还挺大。刚开始的一两个月我就把我自己当作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小白,一点点从零开始学起。而随着自己广泛地阅读相关的技术文章,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,再加上企业中导师的指导,终于我也成为了能够独立承担开发任务的软件开发工程师。而软件工程科班出身的优势也在慢慢体现出来。尽管学校的课程体系对于上手敲代码的要求较低,但对于软件相关的基础理论讲授还是非常扎实的,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的需求分析、功能分解等方面大有帮助,而往往这些非代码的部分才是项目中最重要的。在工作满三个月后,公司会举行一次转正答辩,如果表现优秀,可以获得提级转正也就是加薪。最终我水到渠成地获得了提级转正。
刚工作的前三个月还有转正的压力,而在成功转正后,感觉没了什么追求,公司里的项目说实话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,也没啥具有挑战性的内容,当时我的计划是在这干个三五年积累一点经验,再跳槽去别的公司。而这时候我的人生又迎来了一次大的转折,我和我的女朋友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。其实我们之前早就认识,但一直都仅限于朋友关系。她正在上海读大学,我想能够离她近一点,结束这种异地恋的生活,同时,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也耿耿于怀,我希望能在这个地方重新爬起来。于是我就开始准备报考上海高校的研究生。最初的计划目标是华东师范大学,因为看它的复试分数貌似很低,而且计算机和软件学科的排名也相当高。但深入了解一下才发现它的复试线是有水分的,它会放一大批人进复试,最终录取的名额远远少于进复试的名额。想想也是,985高校、上海、计算机,这几个buff叠在一起,去考的估计也都是985的,我的985本科身份也没啥优势,况且我还只能在晚上下班的时候在家复习,对于华师大是远远没有把握的。我希望能够稳妥一些,能够直接上岸。最终选择的目标是华东理工大学。
2021年
整个2021年都是在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中度过的。几乎每一天都是晚上一下班就赶紧回家刷题、看网课、记笔记,就连国庆节也没有回老家。
在此期间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女朋友的激励和鞭策,让我坚持到了最后。
12月份圣诞节的那个周末,我又一次踏上了考场。这一回是在福州,天气没有沈阳那么冷,两天的四场考试也是在同一个考场,可以安心的在中午去宾馆休息,我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更上了一个层次,同时有了第一次的经验,在考场上的心态也更加沉着。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。这次考完之后我就觉得多半稳了,和第一次那种抱着侥幸心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这里插个题外话,讲一讲我住的宾馆,一进入宾馆,就感觉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,但我还不敢断定这家宾馆是何时建造的,因为外面看起来还是很新的。直到我在宾馆门口看到奠基碑,才了解到这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,而且是属于部队的产业。
2022年
2月份公布了初试成绩,我比去年的复试线高出50多分。按理说应该是稳进了,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。但是打听了一下其他人的成绩,一个个都挺高,当时在一些成绩排名统计系统上输了成绩一查,甚至有可能落榜。这段时间的心态可以说是在坐过山车,其中有一天实在受不了了,一直到半夜三四点都睡不着,还请了半天假。与此同时,也在疯狂地准备复试指定科目的内容。
中间生日那天,回老家参加了表哥的婚礼,因为我没有亲生兄弟和堂兄弟,所以表哥和我就相当于亲生兄弟的关系,我很荣幸成为伴郎,还受邀在结婚前一天和表哥一起睡觉。这是我们那的习俗,意味着陪伴哥哥告别单身生活。
最终复试名单出来了,我排在名单的中等偏上的位置,这时候我的心才放下来。这一年华理的复试线确实高了不少,计算机学硕整整提了30多分,但只要自身实力在,咱就不怕他复试线高。说实话复试我根本不带紧张的,之前积累的面试经验、985大学本科出身、企业项目开发经验,这基本就是稳赢的局。最终我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复试成绩第一,总成绩第四的排名,稳稳上岸。
还有一点也想提一句,华东理工大学的计算机分为专硕和专硕两种。往年专硕和学硕的学费是相同的,都是8000元一年,今年学硕不变,专硕涨到了25000。我一开始想报专硕,因为专硕招的名额多,有60多个,看似容易一点,但后来还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,报了只招18个人的学硕。感觉自己报学硕是个正确的选择,一下子省了好几万块钱。
研究生期间我选择了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方向,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。尽管还没正式入学,但我已经进入实验室的群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讨论了。说实话我之前都不敢想象自己能和这么多博士硕士(老师也算博士吧,哈哈)共同讨论,在和老师同学们的讨论中,学到了不少之前完全没听过的知识,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希望接下来的人生当中,能够不断地开拓视野,得到提升,同时也祝愿所有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身体健康,工作学习顺利。
标题:一战失败,在职考研,二战终上岸——985末流毕业生两年人生经历
作者:aopstudio
地址:https://neusoftware.top/articles/2022/07/12/1657619387078.html